-
黄朴民讲孙子兵法
黄朴民 试读
特洛伊战争的“木马计”、韩信破敌二十万的“背水阵”、改变明与后金战略态势的“萨尔浒之战”,这些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都应和了《孙子兵法》的哪些原理? 确立齐桓公霸业的“召陵之盟”、为蜀汉勾画整个战略的《隆中对》、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举措,又能体现孙子的哪些思想? 超越国界、超越军事范畴,《孙子兵法》为什么能获得众多外国军事家、企业家的盛赞,对后世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全书一共十三篇,其内容博大精深,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 《黄朴民讲孙子兵法》系国内研究《孙子兵法》的代表学者之一黄朴民所作,由其高徒高润浩、熊剑平整理。书中结合大量实例,提炼出虚实、奇正、攻守、主客、利害等九大原则,总结《孙子兵法》的基本原理,揭示《孙子兵法》的核心精神,拆解其中隐藏的兵法谋略与人生智慧。文末附以《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精心译注的原文,方便阅读和理解。
-
智胜之道:孙子兵法中的谋略艺术
王灿 试读
本书立足于发掘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时代价值,对中国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所蕴含的战争观、战略运筹思想、用兵思想、制敌思想、治军思想等进行解析,探讨其对当代军事领域发展建设的价值及启示。
-
战争事典056:通往权力之路
指文烽火工作室 试读
《英荷争霸之四日海战》一文以英荷争霸中的四日海战为线索,系统讲述了荷兰舰队如何打败英国舰队,封锁泰晤士河口,取得了海上贸易主动权。《俄国射击军的最后时代》一文则讲述了俄国射击军为何发生叛乱,最后又如何被彼得一世清算。《宋初统一战争》则描述了北宋建立后,收复割据政权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的统一战争。
-
战争事典之热兵器时代6:西西里杰拉登陆战、华沙装甲战、“约翰斯顿”号在萨马岛
指文董旻杰工作室 试读
F8F“熊猫”,这个风靡一时的活塞战斗机是如何走上时代的舞台又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关于“熊猫”的使用全纪录。灾难大片式剧情,真实的美国驱逐舰“约翰斯顿”号在萨马岛的海上惊魂记。为战争和军务的复燃热情找到政治上的表达,谈谈魏玛共和国末期的军国主义与和平主义。Me 163,一架惊世骇俗的飞机,一种迥然于时代的设计理念,如何在舳舻千里的轰炸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答案或可从德国空军JG 400联队的短暂作战里程中寻觅一二。1943年是二战出现转折的一年,但在力量还不足以压倒德国军队之时,欧洲战场上的盟军是如何从西西里岛展开攻势,迫使轴心国脆弱的意大利分崩瓦解的?二战东线战场上特别复杂的战役华沙之战。当时苏军和德军一直在就华沙普拉加区的控制权展开激烈争夺,整个过程非常漫长,非常残酷,也非常具有戏剧性。
-
帝国的崩溃:日本1945年前后的军事与社会
潘越 试读
行将崩溃、战败的1945年,是日本历史上最为悲惨,从很多方面来说也存在很多独特现象的年份。 军事上,日军军纪崩坏,在战术、战略和指挥等问题上失当,甚至出现以气球炸弹轰炸美国本土的疯狂之举,经过吕宋战役、硫黄岛战役、伊洛瓦底会战等战的惨败后迎来了覆亡。在社会和经济上,日本帝国政府对国民的着装、食品、职业、储蓄、生育、娱乐等方面进行控制,将节省出来的物资用于军事。在外交上,日本内阁为体面地投降而四处问路。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让日本帝国最终走向灭亡。 1945年的日本,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交接台。作者叙述客观,有理有据,旨在让读者清醒地认识战后远东历史,更好地展望未来。
-
遥远的桥:关于二战市场花园行动的伟大纪录
科尼利厄斯·瑞恩 试读
“二战史诗三部曲”包括《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是著名历史作家、战地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在亲历二战后历时近30年创作完成的史诗级巨著,通过二战期间的三场决定性战役,生动再现了那些决定世界命运的伟大历史时刻。本书为第二卷《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蒙哥马利元帅说:它取得了90%的成功。 但每一场战役,只有两种可能,不是成功,就是失败! 为了在1944年底前结束欧洲战场,诺曼底登陆成功之后,因连续胜利而踌躇满志的盟军决策层,动用5500余架运输机、2596架滑翔机、8000余架战斗及轰炸机,发起了人类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空降部队和地面装甲部队的联合攻势,将3.5万空降兵投放到德军阵地后方,去攻占那座横跨莱茵河的阿纳姆大桥…… 这就是代号“市场花园行动”的阿纳姆战役。它是“二战”中最大胆而又最具想象力的作战行动,却也是盟军在欧洲战场上所蒙受的唯一一次重大失败。盟军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人数高达诺曼底登陆的两倍。仅英国第一空降师10000名士兵当中,就有1400人阵亡,6000人被俘,只有2300人突围成功。 《遥远的桥》正是关于“市场花园行动”最权威的历史著作。作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倾余生之力,历时7年,采访1200多人,从浩瀚如海的日记、信件、报告等资料中,寻找历史的真实和细节,完整还原了这场最具戏剧性的战役从计划到失败的全过程。 这是惊心动魄的搏斗,这是让人的灵魂为之震颤的战争史诗。深入敌后、孤立无援的空降兵,所面对的残酷、绝望、悲痛,所表现出的悲怆英雄主义,通过瑞恩感人至深的文字得到淋漓尽致的书写。 这是战略的失败,这是执行的壮举,这是阿纳姆战役9个昼夜的历史。它将令人扼腕的悲惨败局,变成了后世永恒的记忆与教训。 这场伟大的战役不可能重演,而这本传世的经典也不可能重写。在远离战场硝烟的现代商业社会,《遥远的桥》依然是一本值得所有人反复回味,受用终生的好书。
-
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
宋杰 试读
本书为历史军事地理学者宋杰老师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延伸之作,深度呈现了两魏周齐争霸中的“河东地理枢纽”。作者首先梳理了秦汉魏晋时期河东政区的演变,明确了“河东”这一地理概念的范畴,论述了河东(今运城地区)在经济、地形、水文、交通等方面的区域特点。在此基础上,系统考证了河东政区内郡县、城戍等的沿革与兴废;从战略地理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东、西魏分裂时的政治形势,并以河东的军事争夺为重心,梳理了北朝后期东西对抗的战争历程。其间君臣将相斗智斗勇,奇谋迭出,壮举不断。对于沙苑之战后东魏北齐对河东汾北地区的历次反攻、西魏北周东征战略的特点及其调整、周武帝平齐之役过程与胜利原因等,皆有精彩分析。 两魏周齐政权隔黄河对峙,河东正是双方施展韬略的中心舞台,对宇文氏和高氏来说,河东的归属和在军事上的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着两个政权的命运。本书即是从“河东视角”了解北朝后期历史的一部佳作。
-
骑士团九百年
德斯蒙德·苏厄德 试读
军事修会(骑士团)出现在十字军战争期间,他们是罗马时代以来第一支训练有素的西方军队。 本书是18世纪以来第一部关于骑士团的通史,展现了从12世纪骑士团创生到近现代骑士团转型的漫长历程,其中可见医院骑士团与圣殿骑士团在圣地兴起,条顿骑士团从圣地转战波罗的海地区、开拓普鲁士,西班牙各大骑士团参与再征服运动,圣殿骑士团瓦解,医院骑士团退守罗得岛和马耳他,近代骑士团的困境和转变,现代时期欧美各地的圣约翰骑士团组织。 在英雄传奇之中,作者介绍了各大骑士团的组织结构和标志,阐明了骑士团修道和战斗的双重特征,不同的骑士团力量对近东、波罗的海、伊比利亚半岛、东地中海历史的参与和影响,近代骑士团军事角色的衰微以及骑士团向修道和慈善角色的转型。
-
大转折1937: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始末
明河在天 试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世人皆知这段历史,但却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样的问题:这场战争,到底是怎么打起来的?战争爆发前后,中日双方的高层又是如何考虑两国之间的问题的?……本书结合大量的中日史料,互证对照,还原了1937年7月到1938年1月这一阶段的历史,细致描述了抗日战争爆发的始末,将历史的细节交还给读者。
-
太平洋战争:布干维尔战役
胡烨 试读
随着蒙达战役的结束,横亘在美军面前的最后一个屏障就是布干维尔和拉包尔。为了突破这对拦路虎,美军先后调上陆战3师、陆军第37步兵师和“亚美利加”师,拿下了布干维尔的托罗基纳角,建立了进攻拉包尔的良好跳板。为了反扑,日军集中第6师团进行两次坚决总攻击,结果均告失败。战役的结果确立了美军在南太平洋的霸主地位,也宣告了离俾斯麦屏障的攻破不远矣。
-
太平洋战争(十):东京审判
青梅煮酒 试读
“太平洋战争”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同盟国的美、英等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至败亡的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还原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本书系“太平洋战争”系列第十部《东京审判》,主要叙述了核击广岛和长崎、日本无条件投降、东京审判等内容。
-
通往柏林之路(集合卷·典藏版)
约翰·埃里克森 试读
苏德战争,是苏联人民的一段传奇,是苏联适应力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明,也是其付出牺牲和获得成就的一份记录,其中当然也包括共产党付出的努力,凭借这一切,这场有史以来最为艰巨的战争最终赢得了胜利。1320天有效军事行动期间(约占整个战争时期的93%),红军在东线歼灭或打垮了506.5个德军师,倒霉的德国仆从国也在这场对苏战争中损失了100多个师。《通往斯大林格勒之路》和《通往柏林之路》是有史以来最完整、最权威的苏德战争著作,生动地描述了苏联红军在史诗般的战斗中将德寇逐出苏联国土的故事。书中对直至苏联红军对纳粹德国本土发起突击、最终攻克柏林的一系列极其艰巨的战役——其规模之大是西方世界难以想象的——和行动的描写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
钢铁抗战:中国野战炮兵史 1900-1937
霍安治,冯杰著 试读
进入20世纪过后,中国军队开始走向现代化改造的进程,在受到西方现代军事思想的影响后,中国军队试图为自己配备合适的远程火力,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促成了近现代野战炮兵部队的诞生。诞生之初,受国力之困,不但无法生产炮兵装备,在选择具体型号时也遇到众多困难,直到正式下定决心选定一国为参照创建为止,中国野战炮兵部队的发展才踏上了正轨。至1937年,中国野战炮兵部队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培训出合格的人才。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述了1937年前,中国野战炮兵部队的发展历程。
-
毛泽东军事箴言(套装上下册)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 试读
17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组织编撰、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军事箴言》一书,既是一部厚重的军事历史文化著作,也是一部比较权威的毛泽东军事思想通俗解读著作。《毛泽东军事箴言》一书从大量的军事论述中精选40多句有代表性、震撼人心、有现实意义的箴言,如“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兵民是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第一宗旨”“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对待战争一是反对二是不怕”“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人是第一,武器第二”等,一一阐释其深刻内涵,介绍其来龙去脉,讲述其背后精彩的故事。从这些人们所熟知的箴言中,挖掘出新的史料、细节和故事,还原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认识它们的意义和价值。这些“箴言”涉及人民军队创建与发展的方面面,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永恒生命力。
-
现代空中武力:经典飞机识别指南
[德]托马斯·纽迪克,[英]汤姆·库珀著,刘萌译 试读
《现代空中武力》以精美插图的形式详细描绘作战飞机及其徽标,对世界各国空中力量的装备和组织进行综述。《现代空中武力》以广阔的视角,记录了从使用十分广泛,改型众多的F-16战斗机、C-130运输机等机型,到俄罗斯主力战机Su-25和MIG-21,再到只有制造国使用的中国歼-10战斗机和法国阵风战斗机。每种飞机均配有侧视图和详尽的技术数据,以及装备部队和部署区域等信息。《现代空中武力》囊括从支援机、侦察机到第一线的攻击机和战斗机,并配以200多幅最新彩色插图。是一本模型迷和现代军机爱好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
血战天下:湘军征战史
廖正华 试读
湘军,中国近代史上令中外侧目的一支武装力量。在中国命运正值日落西山、清朝政府岌岌可危几乎难以为继的时候,湘军的出现可谓给清朝廷打了一剂强心针,它不仅是清朝廷稳定国内政局的指望,更是清朝廷对外作战,维护统一大局所倚靠的力量,由此,晚清朝廷也隐约有了中兴的气象。同时也是这支军队,铸就了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等人的中兴名臣的地位。本书运用丰富的史料,全面讲述了湘军内战、外战历史。内战主要包括湘军与太平军、捻军的血战,外战主要包括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等湘军与阿古柏侵略者、沙俄、法国、日本、德国等外敌的斗争。每一场战斗都具体可感,人物描摹都有血有肉。同时,本书从人员构成(兵归将选,兵为将有)、练军理念(讲军纪、重思想教育)、战略战术(以静制动)、人文性格(湖南人霸蛮性格)等诸多方面对这支“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极富特色的武装力量进行了深入和立体的解读。杨度曾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这正是对湘军的忠义、铁血、善战的一个极为到位的注解。
-
十万男儿血:中条山保卫战
李幺傻 试读
杨虎城旧部孙蔚如将军率十七路军在中条山浴血奋战,保卫战持续三年之久,粉碎了日军企图固华北抑洛阳窥西安、占领大西北和西南重庆的十三次进攻。为何最后中条山战役,中国军队失败了?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时间最长、地域最广、最为错综复杂的战役,也是国共两党携手抗击日军侵略的战役;这是日军争夺中国军队在黄河以北最后一块根据地的战役,也是国民党军队向八路军学习游击战术的战役;这是日军苦战三年毫无进展,不得不将中条山称为“盲肠”的战役,也是被后人误解最多诟病最多的战役。
-
斯大林的失误:苏德战争前十天的悲剧
康斯坦丁·普列沙科夫 试读
37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争之初,强大的苏军损失却十分惨重,对此世人疑惑不解。作者利用近年解密的苏联档案资料、政治局文件和苏联高级将领的回忆录,以畅销作家的文笔,通过对苏联高层决策的内幕、红军指挥系统的僵化及战争场面等客观的叙述,再现了苏德战争前十天的悲剧。书中配有数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真相。
-
美国武器大百科(第二版)
军情视点 试读
本书详细介绍了美国主要军种使用的各种现役武器,包括战斗机、直升机、无人机、航空母舰、战斗车辆等,每种武器都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制造厂商、主体构造、作战性能及实战表现等知识。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会对美国现役武器装备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本书尽量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用最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并挑选了大量精美的图片以使读者大饱眼福。本书不仅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军事知识的不二选择,也是军事爱好者收藏的绝佳对象。
-
美国武器装备图鉴大全
军情视点 试读
本书详细讲解了美国军队的组织架构和征募制度,以及美国国内的重要军工企业,并对美国各大军种(美国陆军、美国空军、美国海军、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特种部队)的现役武器装备进行了全面介绍,包括坦克、装甲车、火炮、导弹、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水面舰艇、潜艇、枪械等。每种武器装备的研制历史、服役时间、主要结构、作战性能和衍生型号等知识均有涉及,并有详细而准确的参数表格。本书不仅是美国武器装备的鉴赏指南,更是一本美国武器装备的百科全书,既适合青少年朋友作为科普读物,也可作为军事爱好者的参考资料。
-
纪效新书(中华兵书经典)
葛业文评注 试读
本书为戚继光十四卷本《纪效新书》。戚继光最重要的三部军事著作,有十八卷本《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和十四卷本《纪效新书》,而实际上后者正是以前两者为蓝本,雠校、删定而成的。撰写此书时,戚继光已历经南方抗倭和北边御虏的双重洗练,积累了更多更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思考军事问题也变得更加成熟和全面,因此,十四卷本《纪效新书》堪称戚继光军事思想的集大成者。全书几乎囊括了从选兵、编伍到练习胆气、号令、技艺、营阵,及实战演练、守城哨探、选将练将等军事训练活动的方方面面,水陆兼具,相当于一本完整的操练手册。
-
日本大败局 Ⅲ:瓜岛浴血
关河五十州 试读
瓜岛战役让太平洋战争发生了根本性转折,而该战役的惨烈战况也成为无数老兵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本书以极其详尽的史料(包括参战老兵的回忆资料),还原了瓜岛战役如火如荼真实战况,对交战双方战略部署、高层权力博弈、战役指挥以及指挥官及士兵素养、情报运用、武器配置、战技术的革新、基层官兵的战场视角等细节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和对比,并配以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将读者带入硝烟弥漫的太平洋战场。
-
日本大败局 Ⅳ:干掉山本五十六
关河五十州 试读
本书以详尽的史料还原了布干维尔岛战役、马绍尔群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新几内亚战役、贝里琉岛登陆战、菲律宾战役等太平洋战场经典战役。对截杀山本五十六的周密布置,麦克阿瑟重返菲律宾实现复仇大计,及其“蛙跳战术”有着浓墨重彩的描述。 对交战双方战略部署、高层权力博弈、战役指挥、情报运用、武器配置、战技术的革新、基层官兵的战场视角等细节进行了精彩的解读。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将读者带入硝烟弥漫的太平洋战场。
-
日本大败局 Ⅴ:占领东京
关河五十州 试读
本书以极其详尽的史料解读和还原了莱特湾海战、莱特战役、吕宋岛战役、硫磺岛战役、李梅火攻、冲绳岛战役,以及美国对日投原子弹内幕和日本面临败亡大局已定时的纠结、无奈与应对。对交战双方战略部署、高层权力博弈、战役指挥以及指挥官及士兵素养、情报运用、武器配置、战技术的革新、基层官兵的战场视角等细节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和对比,并配以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将读者带入硝烟弥漫的太平洋战场,展开对历史命运轮回的多维思考。
-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约瑟夫·古尔登 试读
14本书是一部研究朝鲜战争的全面又精彩的综合性著作。美国政论家约瑟夫·古尔登充分利用1970年代末开始解密的有关朝战的官方档案,收集到美国政府重要决策所依赖的原始情报数据,此后四年间采访众多当事者和知情人,经过精准梳理和敏锐把握,完成了这部内幕之作。而这批“五角大楼朝战文件”资料已经被小布什政府重新加密,这使得本书所揭示的真相更为难得可贵。
-
注意,坦克!:古德里安论装甲部队的战术与作战潜能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试读
《注意,坦克!》是古德里安的代表作之一,其德文原著出版于1937年。“装甲怪杰”古德里安将其对机械化战争长达15年的研究心得融入此书,本书具备的启发性、革命性震惊世界,并迅速成为畅销多年的传世经典。 《注意,坦克!》根据1937年版德文原著直译。本书先介绍了一战期间的武器和战术,阐述了这次大战是如何演变为阵地战的,进而深刻地分析、探讨了盟军的坦克战术问题,并提出了机动作战、大规模协同作战、闪击战术等战略战术思想的合理推论。 古德里安意识到坦克部队不能单纯靠自己作战。为了有效地战斗,它需要其他武器的支持和帮助。这就是德国“闪击战”“坦克战”理论的起源。其后德国正是通过这样的策略横扫二战欧洲战场。
-
采果集 渡口集:泰戈尔英文诗集全译
泰戈尔 试读
《采果集》收录印度文豪泰戈尔的86首散文诗,堪称《献歌集》的续作。泰戈尔以诗一样的语言,捕捉灵思,思索生命的本质,给我们留下这部动人的诗集。一花一木,一草一尘,在诗人笔下无不是美丽的辞章与活泼的思想——“万物都在那里现出本相,仿佛对着造物者的眼睛”。 《渡口集》收录印度文豪泰戈尔的78首散文诗。诗人以超凡绝尘的笔触,“冥思彼岸永恒”,充满了乐观积极的情绪和生机盎然的气息。
-
民国军制:亲历者口述实录
刘凤翰 试读
《民国军制:亲历者口述实录》以民国军制建设为主题,以陆、海、空三军从无到有的发展为主线,梳理了三军的组建、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内容包括军校发展、军事教育、军事训练、民国时期主要战役等。 全本辑录了数十位民国早期将领的口述史料,他们多接受过国内外正规的军事学校教育,是民国军制的创建者。
-
明帝国的新技术战争
李湖光 试读
《明帝国的新技术战争》讲述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明帝国的建立与存续都始终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军力强盛的明帝国在史上数次北伐蒙古,南平云南、安南之地,于东南沿海荡平抗倭,后又于山海关外抗击女真,其中誓死捍卫国家兴亡的北京保卫战、万历三大征、明清战争更是波澜壮阔。而在这些后人耳熟能详的战役中,火器为首的新技术开始在战争中显现出应有的威力,明帝国依靠火器所赋予的强大威力,结合日益更新的作战技术数次平定内忧外患,做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即使是在明清朝代更替以后,火器的影响也并没有随着明王朝的灭亡而销声匿迹,而是仍旧在清朝、郑明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战斗中发光。可以说火器在明帝国的内外征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起到了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作用。本书通过讲述火器在明朝历次重大内外战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发挥的应有作用,以及中西方关于火器、攻城守备技术的碰撞、交流等,从明朝火器的诞生及运用、改良、对战争形势乃至整个帝国走向的影响等方面,以一个个生动的战争故事描绘出大明帝国军事从建立到鼎盛,再到衰落的历史画卷。
-
战争事典046:瑞典帝国衰落·北宋军制变迁·阿尔比十字军
指文烽火工作室 试读
《战争事典046:瑞典帝国衰落·北宋军制变迁·阿尔比十字军》回顾了发生在卡尔十一世在位时期的斯堪尼亚战争,在丹麦、勃兰登堡等势力的打击下,瑞典败绩连连,显出衰容;介绍了发生在法国南部的阿尔比十字军战争;梳理了北宋军事制度的变迁及背后的逻辑;讲述了三国末期,发生在淮南地区的三次叛乱;记述了本都王国与罗马之间的*一次米特拉达梯战争。
-
世界经典坦克完全图解
灌木文化 试读
本书主要介绍了世界各国比较著名的坦克,同时结合相应的图片清晰全面地讲解了这些坦克的来源、特征、有关技术、参与的战事和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本书分为5章,分别为坦克的基础知识、先进的美式坦克、粗犷的俄式坦克、出色的英法坦克以及其他坦克,其中比较有名的坦克包括美国陆军第三代“巴顿”系列M48“巴顿”坦克和第四代坦克M60“巴顿”坦克,俄罗斯必须以集结的形式出现的T-72,意大利自主研发生产的C1“公羊”坦克等。
-
兵以诈立:我读孙子(增订典藏本)
李零 试读
著名学者李零畅销作品,深度阐述中国最伟大兵书的哲学内涵,引人注目。本书是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先生讲授《孙子兵法》课程讲义之增订精装本。作者在书中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丰富具体的资料,向读者展现这部中国古代最伟大兵法著作的内涵,介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兵学知识,并对军事学、思想史、古代哲学等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重新全面深入地了解《孙子兵法》,获得更真切的兵学知识。
-
单兵武器鉴赏指南(珍藏版)
《深度军事》编委会 试读
单兵武器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过于单一的元素,而是形成了一种可靠的、有效的单兵武器系统,是步兵、武器构成有机的整体,从而全面地提高单兵的杀伤力、生存力、机动能力以及指挥、控制和耐久能力。但是本书从其中一种元素出发(武器),带领读者了解现今世界各国所使用的单兵武器。其中包括枪械、爆破武器和冷兵器等,通过对它们的研制历史和性能两方面做精湛的文字叙述,并配有最直观、最能体现武器外貌特征的图片,以便读者能够快速地对某种单兵武器进行鉴赏。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分析讲解透彻,且图片精美丰富,适合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和收藏,也可以作为广大中小学生、爱国青年的军事科普读物。
-
最寒冷的冬天 3:血战长津湖
何楚舞 试读
本书主要描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乃至整个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长津湖之战。长津湖之战是历史的拐点,是中美双方王牌部队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场决战。1950年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身穿单薄棉衣,在接近零下40度的恶劣天气下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最精锐的陆军一师在长津湖展开了一场长达20天的战斗。这场战役的残酷程度超出了所有参战人员的想象,因为极度严寒,作战已经成为了中美两军官兵意志力的殊死较量。这场战役,成为中美两国军人永远无法遗忘的惨烈记忆。长津湖战役迫使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美国军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败退。至今,它还是美国军事院校不断学习和演练的战例范本。
-
虎钤经(中华兵书经典)
魏鸿译注 试读
《虎钤经》共二十卷二百一十篇,共论210个问题。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为主旨,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该书在体例上,按类阐述,汇集了与军事有关的天文、历法、记时及识别方位等知识,有许多为过去兵书所少有。此外,还汇集了不少阵法,并创造了诸如飞鹗、长虹等阵。本书选取《虎钤经》中价值最高的前八卷共九十五篇,进行题解、注释和翻译。
-
复合体:军事如何入侵我们每日的生活
张力 试读
《复合体》探讨了美国的军事-工业-娱乐复合体无处不在又潜藏于大众视线外的结构系统,这种系统对人们生活的渗透程度和影响力令人震撼。从苹果公司 iPod 播放器到星巴克,再到奥克利眼镜,史学家尼克·图尔斯考察了五角大楼与支撑美国人基础生活的公司和产品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调查了军事入侵平民世界的显著范围:比如五角大楼和好莱坞电影制片人合作推出宣传军队的影片,军方为招募新兵针对儿童和年轻人设计的视频游戏和“My space”的交友策略等。作者列举了很多事例和数据,同时提出了有说服力的观点,本书将刷新我们对美国军事体系的认知。
-
步兵攻击:精简珍藏版
埃尔温·隆美尔 试读
《步兵攻击》是一本经典军事类战术学著作。由二战时德国著名将领隆美尔根据自己在一战中的亲身经历写成,对参加的每一场战斗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堪称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而《大纵深战役理论:精简珍藏版》则是在《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简。旨在让读者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能够用较短的时间汲取外国经典军事名著的精髓。
-
长征新观察:红军长征若干重大历史问题辨析
孙新 试读
本书紧紧围绕关于长征的30个热点、疑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反映和体现了红军长征研究领域的新发展、新观点。 书中努力把这些年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呈现,这对于研究长征的学者及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史专业的学者、大学生、研究生都可以把读,从而系统地了解红军长征史的研究动态,是一部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总结红军长征史研究成果的著作。其编写的出发点决定了本书就是要把大量的长征史研究成果介绍给读者,但又不是简单地介绍给读者。要对红军长征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加以正确的思辨。
-
盛世狼烟:一个空军上校的国防沉思录
戴旭 试读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观察世界军事的重大事件、军事发展及军事变革后精心写作的军事、政论文集,在国家大战略、军事战略乃至战术细节方面都有卓越见解。全书文风清新,观点鲜明,对中国的军事国防战略建设有着很强的参考价值。
-
日本军鉴007 : 关原之战
指文军鉴工作室 试读
《日本军鉴007:关原之战》旨在详细解读“关原之战”的胜败之因以及事件中重要人物的生平,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新的审视视角。关原合战发生在丰臣政权濒临崩溃时期,因此此战亦是决定天下的一战。交战双方为以德川家康为首的东军和以石田三成为首的西军,两军在关原交战,一日之内便分出胜负。最终处于劣势的德川家康在原属西军的小早川秀秋倒戈之下反败为胜,日本历史也由此进入幕府时代。虽然这场战役历时较短,但其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因此了解这场战役对于想要了解日本历史的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
战争事典061:腓特烈大帝
丹尼斯·肖沃尔特 试读
腓特烈大帝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人,以其军事成就和政治改革而闻名于世。他将领土分散的贫弱二流小国打造为欧洲五大强国之一,他赋予古老的斜线战术新生并使其臻于至善。作者以充实的细节,对腓特烈大帝进行了多维度的描述,并客观、详细地重新评价了他的军事、政治和社会成就。书中对18世纪的欧洲——理性时代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分析了普鲁士军队的性格、组成和运作程序,并探讨了腓特烈年轻时的个性;考察了他在罗斯巴赫和洛伊滕的令人惊叹的胜利、他在布拉格和科林的失败,以及普鲁士崛起为欧洲主要强国的标志性事件——瓜分波兰、参与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