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警世通言:新注全本(无注释版)
冯梦龙 试读
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三言”中的第二部,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话本小说为最多,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有的表现下层女子不幸的生活遭遇和痛苦;有喜剧,也有悲剧。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尤其可贵的是,冯梦龙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使人可惊、可喜、可悲、可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
杜甫全集(无注释版)
杜甫 试读
17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
-
死水微澜(无注释版)
李劼人 试读
农家少女邓幺姑来到天回镇当上了杂货铺的老板娘(蔡大嫂),丈夫蔡兴顺愚钝,被人喊作“傻人”。“罗歪嘴”彪悍豪侠,与邓幺姑你来我往,暗生恋情。因争风吃醋被罗歪嘴赶出天回镇的陆茂林密告罗歪嘴勾结义和团反洋人。四川总督派兵砸封兴顺号,蔡傻子锒铛入狱,罗歪嘴逃得无影无踪。顾天成怀着复仇心理来到乡坝打探罗歪嘴行踪,不想被落难的蔡大嫂所吸引,提出要娶她为妻。为了救出狱中的丈夫,为了儿子的前程,为了情人不再遭追杀,她慨然应允。罗、顾二人争夺蔡大嫂,最后顾胜罗败。她的丈夫蔡傻子自然无法保证她安然地生活下去。因此,对于能有一个可以“保护”她的男人的渴求,也就在蔡大嫂的心中激起了“微澜”。
-
曾胡治兵语录(无注释版)
蔡锷 试读
本书是中国近代语录体军事著作。蔡锷辑,共12章,1.4万余字。本书中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等前十章为治军问题。主张选将要慎重,为将要智勇兼备,练兵要严格。兵机、战守两章为战略战术问题,讲究持重谨慎。主张“简练慎出”,无充分准备不轻言战。以后发制人为主,又注 意抢占先要以求先制,重视以主待客持久待变,提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战法重奇正。防守强调掌握重点,进攻重机宜,行止重谨慎。
-
-
-
-
-
-
死去了的情绪(无注释版)
蒋光慈 试读
《死去了的情绪》是蒋光慈的文学评论集。在书中作者谈了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现代中国文学界、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苏俄文学家皮涅克、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革命文学等
-
-
陈独秀诗集(无注释版)
陈独秀 试读
陈独秀(1879-1942),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本书收集陈独秀的诗、联一百多首(副)。从中既能了解到陈独秀斐然的诗意才情,又能感受到陈独秀傲然不屈的品格魅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事世事。诗如其人,读诗足以看出陈独秀的文化精神、政治思想、品格情操之全貌。他的诗风格既有诗经之淳朴、自然,也有乐府之古风、遗韵,更有魏晋之恢弘、恣肆;既有李白之奔放、豪迈,亦有杜甫之深沉、练达,更有韩柳之犀利、峻峭;他的诗往往以政治、哲理入诗,眼界广阔,思想深刻,词锋锐利。
-
陈独秀演讲录(无注释版)
陈独秀 试读
书内收1923年陈独秀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内的三次演讲,题目分别是《我们为什么相信社会主义》、《我们相信何种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如何在中国开始进行》。三篇演讲分别由赖特才、侯昌龄、丁愿、郭瘦真、李立成等人纪录整理而成,并于1924年5月出版发行。该书一出版,便很快售罄。随后一版再版,至1927年2月此书出版时已经为第9版。书品基本完好,38页,封三为版权页,上印“民国十三年五月初版印行,民国十六年二月九版”,“编辑者:新青年社”,“总发行所:汉口长江书店”。存世罕见,为珍贵的革命文献。
-
三洞奉道科戒营始(无注释版)
金明七真 试读
简称“三洞奉道科戒”、“度人品”叙度人出家入道之法度、“法服品”叙道士女冠之法服制作及规格等。卷四至卷六为仪范,凡八种,即所谓“仪范八章”,内容包括诵经、讲经、修道品阶(法次),敦煌抄本题为“三洞奉道科戒仪范”。原题“金明七真撰”,盖依托,金明七真系神名,书约成于隋唐之际。原书三卷,依经录出指修时要五百十二条,仪范八章。后人析为六卷。敦煌抄本所存卷三至卷五,与“道藏”本略同。书之内容分为两类,自卷一至卷三依义类各疏品目,即所谓“指修时要五百十二条”,凡十品,如“置观品”叙道观建制、斋戒等宗教活动的仪式。此书之作,对隋唐道派融合及宗教形式规范化,曾产生较大影响,是研究道教史的重要资料。
-
元和郡县图志逸文(无注释版)
李吉甫 试读
《元和郡县图志》写于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是一部中国唐代的一部地理总志,对古代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 《元和郡县图志》在魏晋以来的总地志中,不但是保留下来的最古的一部,而且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清初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
-
春秋集传纂例(无注释版)
陆淳 试读
唐陆淳撰。此书为陆氏阐发其师啖助、其友赵匡关于春秋经说之作。其第一至第八篇为全书总义,第九篇为鲁十二公并世绪,第三十六篇以下为经传文字脱谬及人名、国名、地名,全书主要内容包含于第十至第三十五篇以内。皆不袭前说,且多具新义,但亦时显偏颇。宋以后诸儒对其观点评价不一。纪昀修四库全书,于总目提要中指出:“舍传求经,实导宋人先路,生臆断之弊,其过不可掩;破附会之失,其功亦不可没也。”此论较为公允。传本有五玲珑阁丛书本,古经解汇函本及四库全书本等。
-
-
阿差末菩萨经(无注释版)
法护 试读
佛教自家的典籍“阿差末菩萨经”记述了道家创始人物关尹子与释加牟尼有过晤面和讲学,这可是迄今未揭示的世界思想、文化交流史上的重量级大事件,是21世纪文化史考古和研究可能出现的最大成果。
-
-
唐才子传(无注释版)
辛文房 试读
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汇集。撰者元代辛文房。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按诗人登第先後为序。书中保存了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对其科举经历的记叙更为详备。传後又有对诗人艺术得失的品评﹐多存唐人旧说﹐其中颇有精辟之见。但所述多有失实﹑谬误之处。
-
-
众经目录(无注释版)
法经等 试读
佛教术语,类别汉译经论之目次。略称经录。最早经录为三国时代朱士行所记之“汉录”。道安之“综理众经目录”完成以后,稍具形式,亦为众经目录之始称。梁代宝唱、北魏李廓、北齐法上所作之众经目录皆已散佚,现存唯有隋代二种及唐代一种。又于唐武则天时所撰集之经论目录,特称“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
花月痕(无注释版)
魏秀仁 试读
《花月痕》,清魏秀仁所作小说,魏秀仁,字子安,又字子敦。全书十六卷五十二回,原署名为眠鹤主人撰,栖霞居士评。较早版本为清光绪十四年木刻本、光绪十八年上海图书集成局的铅字排印本等。 此书流行于清末狭邪小说及鸳鸯蝴蝶派小说浪潮之前,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到狭邪小说的过渡环节,象徐枕亚的《玉梨魂》从小说名字和内容都是学它的。 此书是清朝继“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长篇言情小说,是我国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写韩荷生、韦痴珠与青楼女子杜采秋、刘秋痕的爱情故事。书中的韩荷生才兼文武,屡见奇功,终得封侯,杜采秋也受一品夫人封典;韦疾珠则怀才不遇,穷困潦倒,落得个一病身亡,刘秋痕也自缢殉情。作者通过这一穷一达两对人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不平和追求。其中关于韦、刘二人的描写,凄婉动人,颇具艺术感染力。 此书描写韦痴珠、刘秋痕和韩荷生、杜采秋这两对才子与妓女的故事,叙述他们空达升沉的不同遭遇。韦、韩角逐官场,流连妓院。韦风流文采,名倾一时,而怀才不遇,终身潦倒;秋痕也因不得嫁韦,以身殉情。韩则飞黄腾达,累迁官至封侯;采秋终于归韩,亦得一品夫人封号。全书布局巧妙,行文缠绵,文笔细腻、哀艳凄婉。其中刘秋痕,虽堕娼门,但不甘沉沦,以死殉情,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少见的一处身遭侮辱损害而奋力抗争搏斗的光彩照人的妓女形象。
-
韬奋漫笔(无注释版)
邹韬奋 试读
邹韬奋,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先后就读于福州工业大学、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南洋公学中院,1919年由南洋公学上院机电工程科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因此他被大家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本书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
一个女子恋爱的时候(无注释版)
邹韬奋 试读
这篇是美国女作家葛露妩斯女士一九二八年的名著,内容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多角恋的故事。珠莉女士对艺术家尼尔发生热烈的恋爱,尼尔则已与贞丽女士订了婚,贞丽又为丁恩所酷爱而欲据为己有。原著很长,译者用意译撷取其精华。
-
读书指导(无注释版)
朱自清 试读
站在世纪门槛边的中国人,今天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胸怀,海纳百川,博取众长,向着二十一世纪迈进。回首百年风云,中国人在继承传统文化并吸取他民族文化精华以建设现代化的历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留下无数令人反思不已的话题。
-
诗言志辨(无注释版)
朱自清 试读
书中所论上至春秋战国时的“诗言志”说,下至汉代的“诗教”说,从“比兴”到“正变”,贯穿诗论发展的历史,着重从理据角度阐明了“诗言志”的中国诗学传统。书中引用大量诗作及诗论原著,资料翔实,文字清隽,论证缜密,学界公认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作。
-
-
萧红散文选集(无注释版)
萧红 试读
本书所选的散文,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写她在哈尔滨、上海、东京等地的生活情景的。她是把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以及内心所体验的情感,作为创作的源泉的。其散文作品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或是抒发她对个人身世的自怜与感叹,或是抒发她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同情,或是抒发她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和追求。
-
-
-
-
泰州旧事摭拾(无注释版)
俞扬 试读
泰州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的美称,正史、地方志而外,有关泰州的历史资料,历代笔记中也很不少。清代夏荃和民国时的夏兆尘,先后辑有《梓里旧闻》八卷和《梓闻余录》四卷。鲁迅说:「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华盖集。这个与那个》」近年参预编纂《泰州志》,曾从有关泰州的笔记中采撷史料近两百万字,但限于篇幅,收入志中仅很小一部分这些笔记,不少鲜为人知,甚至濒于湮没,非常可惜。为保存地方史料,今选择自唐至民国的部分内容,分为十卷,汇成一册。原文错字、脱字径改`径补,不出校记;少数条目原无文题,酌拟的文题下加「关」以示区别;对原文有所删节,均以省略号标明。又为节省读者翻检之劳,对史实略加注释。
-
-
-
-
-
-
-
-
岂有此理(无注释版)
空空主人 试读
“岂有此理”这是一部被清廷多次查禁的奇书,一部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独立辍神的经典。作者以戏滤嘲骂的笔调。视一切权威为无物,专门疑人所不敢疑,汉人所不能被议,时见“大逆不道”的言辞,作者被三代皇帝定为离经叛道、视为眼中钉,被迫逃亡数十载。一部被乾隆、嘉庆、道光三代皇帝钦定的禁书。
-
耳食录(无注释版)
乐钧 试读
天下至文,本无定质,譬诸夕霞布空,倏忽异态,飞英绣水,纵横成章。要须自出机杼,为一家言。虽墨卿游戏,三昧可参,不必高文典册,始克与金石并寿也。 吾友莲裳,早负俊才,高韵离俗。以粲花之笔,抒镂雪之思,摭拾所闻,纪为一编,日“耳食录”。事多出于儿女缠绵,仙鬼幽渺,间以里巷谐笑助其波澜。胸情所寄,笔妙咸鞍,虽古作者无多让焉。同好诸君,请付剞劂,适仆至都,因属为叙。 夫隋璧汉珠,荫映山海,岂藉誉者以增重哉?良以寄兴偶同,寓言多感,梦簧得友,乐奏先声。残暑初退,兀坐紫藤之阴,追忆旧闻,手草数则,还以质之作者,而为述其梗概如此。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源远流长,作品繁富,蔚为大观。本书所选收的作品,均系在古代笔记小说中有较大影响或独具风格者。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对于爱好文学的读者们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
-
剪灯馀话(无注释版)
李昌祺 试读
本书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作者以此表达他“善可法,恶可戒,表节义,砺风俗”之义。
-
谢小娥传(无注释版)
李公佐 试读
《谢小娥传》约作于宪宗元和末。谢小娥是豫章(今江西南昌)少妇。她的父亲与丈夫都以经商往来江湖,为盗所杀。她梦见其父与夫用隐语告以凶手姓名,醒后广求智者解答,历年不得。 《南柯太守传》 《南柯太守传》 后流浪至上元县,遇李公佐,解其隐语,知凶手二人,名为兰、申春。谢小娥乃改扮男装,为人作佣工,寻访凶手。至浔阳郡,巧遇申兰,入其家为佣,深见信任。终于伺机杀死申兰,擒申春及其党数十人。复仇后,乃出家为尼。传中写谢小娥报仇,艰苦经营,数年如一,坚忍不拔,沉着勇敢,性格鲜明。此传当时亦广为流传,李复言《续玄怪录》中《尼妙寂》一则即据此写成。《新唐书》又采其事入《列女传》。明代凌□初《初刻拍案惊奇》中《李公佐巧解梦中语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亦取材于此。清代王夫之又演为《龙舟会》杂剧。
-
-
新刻马书(无注释版)
杨时乔 试读
新刻马书卷之一养马法;卷之二相马法;卷之三疗(疗法);卷之四运气症喉、卷之五脏腑;卷之六针烙;卷之七疗法;卷八疾病各论主要疮黄论、疔毒论、蹄痛;卷九三十六起卧图歌;卷十天三七十二大病形候;卷十一痊骥通玄三十九论;四十六说;卷十三后记.
-
治世余闻(无注释版)
陈洪谟 试读
本书专记明孝宗弘治(1488~1505)一朝见闻,“上篇事关朝庙,下篇则臣下事也”。作者成书于明正德十六(辛巳,1521)年,内容翔实可靠,为后人提供了许多有关这时期朝政、吏治、边疆等的资料。
-
-
发财秘诀(无注释版)
吴趼人 试读
吴趼人对《发财秘诀》中的“买办”是深恶痛绝的,以致于达到了“怒眦为之先裂”的程度,原因是双重的:一是痛恨他们的崇洋忘本,甘做洋人犬,耻为中国人的“黄奴”嘴脸;二是蔑视他们的重利轻义,乃至弃义唯利的道德堕落。
-
近世社会龌龊史(无注释版)
吴趼人 试读
吾人幼而读书,长而入世,而所读之书,终不能达于用,不得已,乃思立言以自表,抑亦大可哀已。况乎所谓言者,于理学则无关于性命,于实学则无补于经济,技仅雕虫,谈恣扪虱,俯仰人前,不自颜汗。呜呼!是岂吾读书识字之初心也哉。
-
云溪友议(无注释版)
范攄 试读
《朝野佥载·云溪友议》由唐·张鷟、范摅撰,恒鹤、阳羡生校点。其中《朝野佥载》记述唐代前期朝野遗事佚闻,尤以武后一朝事迹为多。举凡政治黑暗、吏治腐败、酷吏横暴、民生疾苦等均有反映,暴露了“贿货纵横,赃污狼藉”的现实世相。另有治病医例、星相占卜、神灵怪异、文坛掌故等资料及琐闻碎语,皆有可观。至于谐噱荒怪纤悉胪载而失之于琐杂,则为后世垢病,洪迈《容斋续笔》卷十二就曾说:“《佥载》记事,皆琐尾擿裂,且多媒语。”当然,以唐人记唐事,耳目所接,毕竟较近事实,故其所录亦为《资治通鉴》等史书所引用。 《云溪友议》,共六十五条,大抵记述唐开元以后文坛的逸事琐闻、诗歌本事,性质颇类孟棨所著《本事诗》。此书尤其引起后人注目的是这样几点:一是作者的生活年代与所记之事时间较为切近,“耳目所接,终较后人为近”(《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o);二是书中较集中地提供了唐代白话诗的资料;三是其中有不少资料被后人改编为戏剧或小说,成为后世其他艺术形式的素材。它的缺点是,所载多有不实之处。关于这一点,《四库全书总目》亦曾指出,并谓此书立论亦多有不当之处,读者可参看。 《朝野佥载·云溪友议》适合古典文学爱好者阅读。
-
正统道藏目录(无注释版)
不题撰人 试读
本书的内容十分庞杂,篇卷数量很大,既有大批道教的经典、丹经、符箓、戒律以及神仙人物传记、宫观山志等等,又有儒家和诸子百家著作上百种,还收入不少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如医药学著作和天文历法著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