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适谈哲学与人生
胡适 试读
《胡适谈哲学与人生》精选了胡适关于哲学和人生两个方面的文章,选录的均为胡适一生最有代表性的文字,并结合多个版本进行了校对,力求呈现最接近大师本人原意的文字。本书探讨了哲学和人生两个方面,从古代到现代,从过去到未来。包括中国古代哲学,现当代哲学,以及人生的观念。接受过新思想的胡适,其观念与当时的众多人迥然不同,一些人生观到现在读来仍让人觉得醍醐灌顶。哲学与人生,相互渗透,人生里必然有哲学,故二者实际密不可分,胡适认为,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因此,在本书中,读者能看到胡适对哲学与人生的剖析,也能看到他鼓励大家去创造,因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生一个人与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
[美国]海登·怀特著;陈新译 试读
海登怀特的《元史学》是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研究中语言学转向的标志,也代表了20世纪下半叶历史哲学的主要成就之一。以19世纪欧洲八位主要的史学家与历史哲学家为例,证明史与诗并不存在截然断开的鸿沟,每一位历史学家的诗性预构行为最终构成了他们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历史哲学。本书尝试构建新颖的史学理论体系,例证丰满,跳出传统樊篱,指出了历史学的一个重要本质。
-
国家秩序:悦读韩非子
刘光育 试读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现存55篇,约10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后世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韩非子》是中国思想史中命运最奇特的一部先秦典籍,它流传两千年传承不衰,始终被关注,始终被争论,对它的评价也始终毁誉参半。欣赏的称它为千古帝王之书,质疑的称它为厚黑学鼻祖;尊重的尊其为两千年传统政治的奠基之作,鄙夷的斥之为焚百家、愚黔首的罪魁祸首。
-
周易与人生智慧(精华版)
陈树文,杜春杰 试读
《周易》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经典文献,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包含着珍贵的人生智慧。本书从卦象符号直读入手,通俗解读《周易》,结合历史与现实,对经义的深层内涵与广义外延充分加以挖掘和拓展,以凸显《周易》中深藏于内的为人处世之精髓、智慧生活之法则。本书寓深于浅,微言大义。适于党政机关的领导者、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追求卓越的各阶层人士阅读。一书在手,智慧拥有,终生受益!
-
-
中国哲学常识(不鄙文丛)
胡适 试读
《中国哲学常识》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中国哲学常识》,读者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经典哲学,也能清晰地感受胡适严谨的治学态度。
-
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
伦纳德·蒙洛迪诺 试读
从直立行走,到月球漫步,从使用石器的原始人,到发展量子物理的现代思想者,是什么推动着人类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会不会产生意识,从而影响甚至取代人类的思想进程?“思想”作为人类的特质,未来会将我们带向何方?被霍金誉为“会讲故事的物理学家”伦纳德•蒙洛迪诺,从“求知欲”的独特视角,《思维简史》为我们展示了一部跨越数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从古埃及文明到美索不达米亚的奇妙算法,从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从推理文化的诞生到物理学、化学、生物、现代量子物理等学科的形成,《思维简史》历数了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揭示了这一切背后的发展动力,那就是人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什么?怎么样?正是人类敢于不断提出问题,才让我们一步步从穴居到驾驶汽车,从大草原到摩天大楼。《思维简史》不仅是一部群星闪耀的科技发展史,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思想进化大片。那么,未来人类思想又将如何发展?蒙洛迪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第十一论纲: 介入日常生活的学术
吴冠军 试读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论纲》一文里提出的第十一条论纲,只有如下这句话:哲人们以往都仅仅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关键在于,去改变这个世界。本书前两辑文字,涉及七位思想家,尽管在“思想光谱”中的位置并不一致,研究论域也迥然相异,然而他们恰恰均致力于以其学术著述来介入这个我们被抛身其内的日常世界。通过同这些思者所展开的批判性对话,本书力图展现出作为“第十一论纲”的思想实践的原初面貌。 后两辑所选文字,分别为直面日常世界的观察与学术活动的现场发言。此两组文字,亦旨在反对学术“专业化”与“工业化”趋势,重新联结学术与生活,进而重新激活“第十一论纲”。是以,本书所录文字,不管采取论文、短评、访谈、札记、信笺或现场发言等形式,都有真实生命贯通其中,都是学思对日常生活的介入。
-
权正致中:传统辩证思维方式
刘琪 试读
思维方式构成一个民族文化体系深层、关键的因素,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化体系的质的规定性,体现着这个民族的逻辑思想和概念传统。《权正致中——传统辩证思维方式》选取中国传统逻辑思想发展的四大高峰时期:先秦、两汉、宋明、清初,全面论述“权正而致中”的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方式发生、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及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逻辑思想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
菲勒玻斯:希汉对照
柏拉图 试读
本篇对话中的主要人物是普洛塔尔科斯和苏格拉底,普洛塔尔科斯和一些朋友一道来看苏格拉底,这些朋友中有一位叫菲勒玻斯的与苏格拉底讨论:智慧与快乐,哪一种是更大的善?苏格拉底认为智慧这种善比较大,而菲勒玻斯认为快乐这种善比较大。对话展开以后,菲勒玻斯退出了论证,由普洛塔尔科斯和苏格拉继续对谈。 在本篇对话中,柏拉图对智慧与快乐进行分析,再三指出心灵的事物高于一切感官的娱乐。有些快乐是无罪的,在良好的生活中可以拥有快乐,但心灵比任何快乐或所有快乐都更加接近于卓越。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世上的任何生灵都决不要宣称快乐是位的,我们一定不能停止对善的寻求,灵魂有能力热爱真理,并能为真理而奋斗。
-
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
弗里德里希·尼采 试读
本书包含尼采写作生涯最后一年(1888年)里完成的两部独立著作《瓦格纳事件》和《尼采反瓦格纳》,根据科利/蒙提那里考订研究版《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译出,并根据第14卷补译了相应的编者注释。
-
未来哲学序曲:尼采与后形而上学
孙周兴 试读
《未来哲学序曲——尼采与后形而上学》是孙周兴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尼采晚期哲学研究》的结项成果。本书围绕“虚无”“谎言”“生命”三大主题,深入发掘尼采哲学的关键节点,全面呈现这位德国思想大师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就尼采的形而上学-虚无主义批判,还是就尼采的权力意志形而上学的建构,本书都有相当深入而系统的清理。最重要的是,本书作者把尼采哲学置于“未来哲学”的思考路向上,认为尼采哲学开启了后哲学-后宗教的全球未来文明的重建。
-
-
-
-
给科学家的科学思维
王大顺 试读
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迎来事业巅峰?科学创新的生命周期是多久?职业生涯中出现突破性进展的迹象是否存在?什么样的合作会带来成功?年轻的科研人员如何将成功概率最大化?我们经常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使是成功的科学家,对科学的认知可能也是有限的。有人认为科学家取得成功是天赋、实力、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没人能说清这些因素在其中所占比重,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科学学与网络科学研究权威王大顺,网络科学奠基人、畅销书《爆发》《链接》《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作者巴拉巴西通过网络科学前沿研究,借助先进的工具定量分析科学自身的演化规律,以及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影响因素,揭示事业成功、团队常胜以及影响力升级中的客观规律。
-
-
读柏拉图(人文与社会译丛)
托马斯·A. 斯勒扎克 试读
本书是图宾根学派关于柏拉图对话录释义的综述之作。斯勒扎克以阅读柏拉图作品的“乐趣”为起点,重新评估了柏拉图研究领域内神话、反讽、匿名、暗示等热门论题,集中展示了“书写批判”、“对逻各斯的帮助”、“空略段落”等把握柏拉图对话录的新理念。
-
训子语(译注)
张履祥 试读
本书以《训子语》为主体,补充以其他相关重要文字十三篇,是张履祥家庭教育思想文献的精编集成。作者语言凝练,情真意切,教导子弟时也是循循善诱,推心置腹,处处体现着张履祥以修养德行为先、强调立志、倡导耕读相兼的思想理念。全书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训子语》二卷,共十二篇。以同治江苏书局版《杨园先生全集》为底本,以康熙四十三年(1704)海昌范鲲主持刊刻本为参校本,并参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杨园先生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张履祥诗文选注》等(著)作。此书为张履祥晚年重要(著)述,倡导以忠信笃敬为本,以立身行己为要,以及积善与耕读的农士家风,并提出立身四要、居家四要等观念,形成完整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第二,从《清经世文编》等书中广泛搜集张履祥论述子弟教育、读书做人以及进德修业等方面的相关文字十三篇,作为《训子语》的补编,以助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了解张履祥的家庭教育思想。
-
温公家范
司马光 试读
本书稿为“中华家训导读(译注)丛书”之一,作者为宋代司马光。司马光用“家范”进行命名,其本意是要让这本书成为教家治家的典范、楷模。从内容构成来说,一方面他节录了许多儒家经典,包括《周易》《论语》《孟子》《孝经》等内容,另一方面他采辑了大量历史人物的典型事例,作为后人的学习榜样。《温公家范》共十卷,分“治家”“祖”“父”“母”“子”“女”“孙”“伯叔父”“侄”“兄”“弟”“姑姊”“夫”“妻”等十九篇。这本书是一本系统总结家庭伦理关系的(著)作,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书稿遵循丛书统一体例,首先,在“导读”部分对作者生平、书稿内容大要以及该家训的独特之处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讨论;其次,基于校勘整理的文本,按照“今译”“注释”“实践要点”的结构,深入发掘家训的深刻内涵及其时代意义,为读者提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并可在日常生活中切实践履的指导建议。
-
十力语要初续
熊十力 试读
《十力语要初续》乃《十力语要》的续编,仍沿用《十力语要》旧例,辑录书札、论文、杂文等总计四十二篇,是了解熊十力学术思想和生平的极其重要的文献。基本上反映出抗战胜利之后至1949年之间,熊十力在北平、杭州、广州等地的学术活动与主要思想,其中一个主题是围绕《新唯识论》作出阐释和发挥,提要钩玄,解疑答惑。作者介绍: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字子真,号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湖北黄冈人。 青年时代投身反清革命,武昌起义后任都督府参议,并参预护法运动。三十四岁后慨然脱离政界,专心学问。曾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治佛学,后应蔡元培之聘任教北京大学。抗战期间入蜀,先后应马一浮和梁漱溟先生之邀讲学于复性书院、勉仁书院。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及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1年后定居上海。
-
中国历史讲话(外三种)
熊十力 试读
本书包括由四篇文章组成:一、《中国历史讲话》,原系作者于1938年春为学生授课时的讲稿,当年夏天整理成书,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石印行世。此文宣扬汉、满、蒙、回、藏五族同源,主要意在为各民族团结抗战提供历史依据。二、《中国历史纲要》,据作者未刊手稿整理,写作时间约在《中国历史讲话》前后。此文重在强调作史应注意之点,并兼述作者对宋明理学的看法,由此可见作者的民族观、历史观和学术史观。三、《中国哲学与西洋科学》,系作者发表在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附设哲学研究部《特辑》上的一篇讲词,1946年作者在四川乐山五通桥编定印行。四、《论六经》,由作者于1951年春在北京写给董必武、林伯渠、郭沫若的一封长信扩充而成,当年夏天由大众书店印行。此文分论儒家六经,尤其重点论述了《礼经》中的《周官》一篇,并对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
韩非子评论 与友人论张江陵
熊十力 试读
本书收录了熊十力的两部著作。 《韩非子评论》(原题《正韩》)系胡哲敷据熊十力先生讲授内容整理并经熊先生修订而成。全文曾署胡拙甫之名发表在1950年1月出版的《学原》杂志第三卷*一期上,并以单行本于1949年底由香港人文出版社出版。此据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再版本点校。 《与友人论张江陵》作于1950年夏秋,并于是年冬自印行世。此即据该版本点校。
-
阳明学·鱼梁讲会(创刊号)
陆永胜,赵平略 试读
本刊是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的阳明文化讲会集刊。“鱼梁讲会”是研究院的学术文化交流品牌,因贵阳学院在鱼梁河畔而得名,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侧重阳明文化的研究、普及与传播,促进阳明学的当代价值研究,推进传统文化(阳明学)与时代主流文化的融合研究和思考。创刊号共二十讲,由国内外阳明学或传统文化领域知名学者的讲稿整理而成。
-
源自动机的道德(人文与社会译丛)
迈克尔·斯洛特 试读
当代大部分对德性伦理的复兴,都是朝着亚里士多德的方向前进的。斯洛特提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理论缺少对全体人类的关切,德性伦理学需要从18世纪英国的道德情感主义中寻求灵感。通过求助于休谟和哈奇森的理论,他不仅填补了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缺陷,还以此拓展了伦理学疆界,展示了基于动机的“纯”德性理论如何有助于理解人类福祉和实践理性。
-
宽容(新华先锋黑金系列)
房龙 试读
全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新篇章。每一章都以特定的人物或历史事件为主题,讲述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宽容与不宽容。揭示了在宗教发展中因偏执、*信念而带来的一幕幕悲剧,也记下了许多为宽容事业做出努力的英雄:伊拉斯谟、拉伯雷、塞维图斯、蒙田、斯宾诺莎、伏尔泰等。他们有的牺牲了自己性命,有的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秉承怀疑的精神,对禁锢的思想做出了反抗。
-
9堂极简智慧课
特雷弗·科诺 试读
有些人认为,智慧是神圣的,非普通人所能触及。 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智慧! 不过,即便智慧并非遥不可及,但它绝非唾手可得,你仍需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 想要拥有智慧,首先你需要理解:什么是智慧?拥有智慧的是哪些人,他们是如何拥有智慧?…… 虽然在智慧的汪洋大海中可能存在神秘莫测的领域,但很多时候,智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紧密相关。 在这本《9堂极简智慧课》中,英国哲学教授特雷弗·科诺从宗教、神话、历史、文学、占卜、哲学等9大领域,精选跨越时间与空间的54个知识点,对此进行了轻松有趣的解读,为我们奉献了一本有趣又有料的人类智慧大百科。 正如普鲁斯特所说:我们必须亲自发现智慧,这种智慧没人可以给我们,也没人可以将其从我们手中夺走。
-
-
黔中王学研究:以孙应鳌、李渭为中心--阳明学研究丛书
张小明 试读
本书研究了黔中王学的形成,说明了王阳明龙场悟道和贵州传道是其形成的契机,主要围绕成就最大的孙应鳌、李渭展开研究,在纵向方面分析了二人对阳明思想基本范畴、命题的传承和发展情形,从横向比较上,梳理了其与同时代泰州、江右、浙中等其他阳明后学的理论“对话”情况,说明黔中王学的学说特性与价值。
-
-
此刻,让美好发生:每一个心灵,都应该被美治愈
宗白华 试读
《此刻,让美好发生》,作者探讨了自然、宇宙、建筑、绘画、书法、音乐中的美,表达了作者把生活艺术化的态度。作者强调,美的感受是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的,人们只有用心去感受和体验,才能领会艺术和自然的美。作者的这些美学观点,将中国的体验美学推向了极致。
-
国学大书院24:传习录
王阳明 试读
立学、立言之著 立德、立身之典《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士人的推崇。
-
重构人类理性批判文丛·卷四:别思辑类(上下册)
崔平 试读
本书由作者的数十篇论文组成,反映了作者为探索、阐述和实践原创学术道路所作的努力。由三部分组成。(1)阐述学术的原创思维规律,其中包括原创的权利、原创思维机制、原创表现方式等问题。(2)阐释相关成果语境设置的元哲学论文,它们构成对相关著作的阅读引导,或者从思想史的角度显现问题的意义,或者从逻辑的角度阐述思路的合理性。(3)运用专著成果中的有关思想对哲学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或公案展开的分析和批判。
-
从宋明理学到阳明心学
吕思勉 试读
理学兴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清时代,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可以说是唐代以来儒学思想的主流,其影响覆盖整个东亚。理学与国人之思想关系甚深,故吕思勉在其上海沪江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综合著名理学家重要学说,兼及其对社会风俗之影响,写作了这本书。迄今为止,中外学界关于理学的简史似乎还没有超过他的。本书作为剪裁得宜的入门书,对宋明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是广大国学爱好者了解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思想发展的极佳读本。
-
-
-
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 试读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适之,徽州绩溪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哲学家胡适的先秦哲学思想史专著。该书原是胡适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1917年他根据此编成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的讲义。本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应用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写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具有反封建的进步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 -
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以赛亚·伯林 试读
在《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所收录的杰出论文中,伯林讨论了马基雅维利、维科、孟德斯鸠、哈曼、赫尔岑和索雷尔等现代思想史上伟大的“异见者”。这些反潮流者的思想至今仍在挑战着传统的智慧,但他们的贡献却远远不为人们所认知。伯林以其非凡的想象性再创造力量,生动地揭示出这些被忽略和被误解的思想家的真正创见,并以此来捍卫生活多样性的理想和自由宽容的观念。
-
-
-
自由的存在 存在的信念:艾丽丝·默多克哲学思想的类存在主义研究
许健 试读
本书以默多克的哲学著述为研究对象,从影响过她的存在主义入手,通过辨析一些重要概念,试图勾勒出她的哲学主张和追求。全文共分四章。“存在主义”概念本身存在诸多分歧,本文第一章是对它的梳理和限定。第二章主要通过辨析默多克对萨特“意识”论的辨析,在区别他们的异同过程中,概括出前者的哲学出发点,为以后的概念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第三章以“意识”论为基础,从理论、现实和道德三个角度立体地描述了默多克所主张的真正的“自由”:澄清“视景”,去除“自我”。第四章首先辨析了默多克对“道德”这一概念的看法,其“道德”与“自由”从根本上就是一致的,道德范畴的“善”与“现实”相关,而“善”则是“自由”追求的信念。
-
美国与波多黎各问题的历史叹息
师嘉林 试读
该书以美波政治关系演变中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从横向上对美针对拉美各国政策以及对波政策做出科学的对比,从纵向上对百余年美波政治关系的发展做出条块化分析。从美国管控波多黎各早期的富勒克法案、琼斯法案发端到20世纪初美国化运动、独立派反美运动,从20世纪40年代波多黎各经济发展计划到50年代开始的波多黎各问题的国际化仲裁,从70年代波经济衰退到90年代末波三次全民公投,从21世纪初的美波政治关系到波多黎各自身身份问题成迷等。本书内容极为丰富,章节安排合理,参考资料多来自美国国会、美国政府、波地方政党以及美国智库,这些一手资料的运用增加了笔者对美波政治关系发展分析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同时,笔者还参考了众多美国和拉美知名学者的前期和最新研究成果来充实自己的研究内容,英语与西班牙语一手文献的交叉使用提升了该书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国外知名网站的相关资源则可以用来对某些研究主题做一个有益的补充。
-
引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高世鹰 试读
本书是马列主义知识读本之一。中国没有走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城市中心”的道路,而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革命胜利后,取得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一场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结束了存在几千年的私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
家长里短说孟子的大智慧
孙朦 试读
孟子,是开『仁、义、礼、智』之善端的旷世先贤;孟子,是创『修、齐、治、平』之源头的古今至圣。站在巨人肩上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空前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学习孟子的智慧,领悟和体验智者的心得,你将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充满浩然之气的智者。
-
-
党员公务员学雷锋手册
雷锋精神研究组 试读
通向党政机关、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际,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雷锋精神的跨时代意义,解读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告诉广大党员和公务员读者新形势下应该向雷锋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如何实践,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同时,还配以雷锋箴言,掌握雷锋精神的时代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