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蒋光慈杂著(无注释版)
蒋光慈 试读
蒋光慈(1901年—1931年),原名蒋如恒(儒恒),又名蒋光赤、蒋侠生,字号侠僧,河南固始县陈淋子镇联合村人。“五四”时期参加芜湖地区学生运动。民国10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从事文学活动,曾任上海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新梦》、《哀中国》,小说《少年漂泊者》、《冲出云围的月亮》等。《蒋光慈杂著》收录蒋光慈的政论与杂文、通信与年谱。政论文撰写了“经济形式与社会关系之变迁”、“唯物史观对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解释”、“外报鼓吹国际管理中国之又一论调”、“共产不可不反对”、“并非闲话”,杂文包括为一些作品和刊物所写的小引、卷头语、序、编后、后记等。
-
光明在我们前面(无注释版)
胡也频 试读
胡也频(1903-1931),原名胡崇轩,福建省福州人。是“左联”五烈士之一。作为革命作家的胡也频,具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他不仅善于写诗歌、小说,也写戏剧和杂文。《光明在我们前面》是胡也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通过爱情描写表现政治信仰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五卅”运动为背景,写一个无政府主义青年妇女白华转变为共产主义的故事。白华丈夫刘希坚是个共产党员,开始他们两人经常为各自的政治信仰而争辩。“五卅”运动爆发后,大批青年被枪杀,血的教训终于使白华抛弃了无政府主义而转向共产主义。小说表现力强,精炼紧凑,扣人心弦。
-
陈独秀通信集(第二卷·1923-1931·无注释版)
陈独秀 试读
居今日之中国而谈教育。无贤不肖将共非之。上方百计仆此以为弭乱之计。下亦以非生事所需。一言教育。贤者叹为空谈。不肖者詈为多事。吾则以为皆非也。多事之说。良以教育非能致富求官也。然则教育之所以急需。正为此辈而设。空谈之说。亦志行薄弱。随俗进退者之用心。吾无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