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低微者崛起的启示

朱元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他乘蒙古衰落之际,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战功赫赫,可以称道的地方非常之多。而尤为后世关注的,是朱元璋为何能从一个低微的乞丐崛起为开国皇帝的过程。朱元璋出身贫寒,自幼颠沛流浪。为了生存,他当过和尚,做过乞丐,一直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然而,在元末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年代里,他却能统领千军万马,傲立群雄,最终夺得天下。为什么呢?难道是上天的垂爱,或者是命运的巧合?

命运或者天意不是主要的原因,最关键的还在于朱元璋自身。

首先,身世磨难锻炼了朱元璋坚韧的意志。幼年艰辛的生活造就了他坚强刚毅的性格,当和尚云游四海的经历开拓了他的眼界,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了解,使他了解到元朝政治的弊端,洞察民生疾苦,知道老百姓的愿望和要求。

俗话常说,时势造英雄。元末社会黑暗之极,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天下风云际会,旧的规矩就要被推倒,新的格局正在成型,正是英雄出人头地的时候。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崛起的,很多人冒头了一下,却被历史的滚轮辗开了;而那些有胆识的人,敢作敢为的人,胸怀大志的人,则常常能脱颖而出。朱元璋就是颇有胆识的英雄。他之所以从军,是凭他的胆识。恶劣的环境往往能逼人上进。之后,他既已参加农民起义,便凭智勇双全,不断升迁,有了统率一路军马的权柄,遂逐渐有了取得天下的大志。

朱元璋志向远大,但在羽毛没有丰满的时候,却善于隐藏自己的志向,能沉默,会隐忍。当不断壮大的朱元璋引起了首领的猜忌,逐渐被排挤时,他能在忍耐中等待机会。

同时,朱元璋善于学习。光有大志,还远远不够,志大才疏者必将失败。要志大才大,就必须刻苦学习,并善于学习,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朱元璋极其重视学习并极其善于学习,终于从略识几个大字的文盲学成为一个出色的知识分子。他能学习历史上成功的优秀榜样,善于吸取历史上的成功经验,以刘邦为榜样,效法刘邦,学习刘邦身上大志,行仁义,修明法度,豁达大度,知人善任的性格。

正是向刘邦学习得来的经验,朱元璋特别善于网罗人才,并善于虚心向他们学习,接受他们在政治、军事上的辅助。在朱元璋身边聚集了大批文臣武将,为他夺得江山立有赫赫功勋。他手下的李善长、徐达、汤和、耿君用、耿炳文、郭兴、郭英、周德兴等人都是他的同乡,对他忠心耿耿,出生入死。他也很重视招揽儒士,听取他们的建议。正是在知识分子的建议下,朱元璋攻取金陵,东征西讨,成就帝王之业。攻取徽州后,他亲自上门拜访朱升,得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并坚决加以执行,因此能够在群雄先后称帝时韬光养晦,保全实力,逐步发展壮大。

朱元璋另外极其深谋远虑的一点,是善于积聚百姓的力量。他安抚百姓,深得民心。而民心向背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朱元璋正是依靠民心得了天下。

朱元璋在崛起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伟大的智慧和谋略,确实非常值得学习。当然,朱元璋打了天下以后,对文臣武将采取了诛杀措施,同时在政治文化上也有诸多败笔,这也值得我们借鉴。

朱元璋从底层崛起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今天,也具有很大的意义。因为无论治理一个国家或一个或大或小的单位企业,甚至管理一个家庭,其管理的原理和原则是相通的。所以现在身处底层,却力争上游,很想有所作为的青少年和正在或已从底层崛起的各类精英人物,都可从朱元璋这样的历史人物身上得到重大启示。

现代社会是平民社会,众多出身于底层的青年,通过自身的努力并善于抓住机遇,即可成长为杰出的人才。虽然古今社会的情势和条件已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基本相同。只要志向远大,同时有胆识,有谋略,即使出身不怎么样,即使外面世界竞争多么激烈,一样能出人头地,干出一番事业来的。

此为前言,只是想抛砖引玉。希望读者从本书的阅读中,每个人都能获得激励,扬长避短,努力开创自己的人生。

乞丐也能做皇帝(朱元璋得天下的成功心法) - 前言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