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广超法师

《信心铭》的信就是信至道,至道就是禅宗常说的本性或自性,在《圆觉经》《般若经》等经中称之为智性、觉性,在唐朝以前称为道,其实道是道家的用语。到了唐朝时,不再称为道,改称为自性。可能是六祖不曾学经教,把觉性讲成本性、自性;然而,六祖所讲的本性或自性,不是分别有法才有其自性,而是诸法本具法性。禅宗认为心外无法,法性就是心性,因此《六祖坛经》所指的本性、自性,就是指心性,其他禅师所说的本性、自性亦然。然而,法性本空性,心性本无自性,心知万法无非是空心知空法,比如镜子空无一物方能照物,我们可以说镜子因照见而成镜性——能照见之性,那么,空心知空法即觉性之知。换句话说,觉悟心的本性或自性就是觉悟空心本具觉性。

《信心铭》是隋朝时期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所著,其内容常被禅师们引用来开导弟子,其中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更是禅门的口头禅。最常提起《信心铭》的是赵州禅师。

例如:

师敲火问僧云:“老僧唤作火,汝唤作什么?”僧无语。师云:“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师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

师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

赵州一生提倡的“平常心”就是《信心铭》指导寻道者如何契入觉性的句子:“一种平怀,泯然自尽。”而赵州本人也正是由平常心入道的。

《景德传灯录》中记载:“赵州问南泉曰: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师(即赵州)曰:还可趣向否?南泉曰:拟向(动念欲知)即乖。师曰:不拟时,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是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邪!师言下悟理。”

何谓平常心?马祖道一禅师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近代虚云禅师把平常心称为一切放下。

《信心铭》的读者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佛儒道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欣赏禅师们的超脱意境,希望自己也能获得如此意境,创作出洒脱的文学作品,于是在生活中模仿禅师们的禅境。第二类是佛儒道的修行人,希望从《信心铭》的字里行间得到启悟,于是一时修一句。这类人会觉得《信心铭》全篇处处在讲不二和归一。归一的句子有:一种平怀、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一亦莫守、一心不生、元是一空、万法一如、一如体玄、一何有尔、一切不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二的句子有:惟滞两边、两处失功、二见不住、二由一有、欲知两段、一空同两、一切二边、惟言不二、不二皆同。不分轻重的认为任何有“一”的句同是归一,不二也同理。第三类是真正的禅宗修行者,晓得“道”不在某句子里,而是把整篇《信心铭》看成指导修行的道路,从而发现《信心铭》的内容包含了禅门重要的知见和次第。

我依个人的体悟,把《信心铭》的知见以及道次第分为四偈一节,以节解释悟道的道路。其道次第分为:信道、息道、入道、性道、合道、幻道、直道、如道、至道。修道时对觉性的觉悟层次分为:信觉性、寻觉性、见觉性、体觉性、任觉性、用觉性、忘觉性、明觉性、遍觉性。希望读者读后能够对禅宗的修行与觉悟有一定的认识,就不会认为觉悟难若登天,也不会狂妄地以为见觉性了就一了百了,更不会把《信心铭》当成是一篇浅白易懂到看一遍就能有所获的好作品。认识信道到至道的层次之后,就能判断自己对觉性信到什么层次、觉悟到哪个阶段。

全篇《信心铭》都在讲述迷与觉,迷与觉本来就是很深奥的佛法,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只有上上根机者才可能一闻即知。为了让一般读者分清心对境的迷惑与觉悟,必须先开示有关境界与心智的四个名相:识相、识境、智相、智境,才能说清迷与觉的关系。

先略谈心的不同层次,大乘说万法唯识现,此识是指阿赖耶识,《楞伽经》称为藏识。“识现”即藏识幻现出能知心与所知境,《楞伽经》称为分别事识和现识,唯识宗称藏识为第一能变,变现出见分与相分。见分即分别事识有七个识,六识中的意识执取六识所知境皆是我在知,意执取一切识皆由我变现,意迷时称为染污意,不迷时称为清净意,六识在时意称为第七识。由于六识是意转化,所以唯识宗把意称为第二能变、六识称为第三能变。在迷惑时,意识执取我是身心的主人,意自以为是藏识的主人,于诸识造作而成业习,并且执取业而储存在藏识。相分即诸识所对境,万法唯识现所以境也是识,是由藏识所变现的现识;然而,前六识依根知而被根所碍,即个别根只能知自家之境,六识妄认所知境非识,而是真实存在的尘境;意不依根知所以能(同时)无碍知前六个识是自己所变,它还知一切境是现识所变现,然而,意所转化的六识妄认现识为真实的尘境。

接着略谈心所对境有两种相和两类境,诸识在知道境界时,若有相可鉴,必定见有见无、见生见灭,此即所谓见法相。见法相必定随识转,所以称为见识相。诸识在知道境界时,若不取相,则不会见有见无、见生见灭,此即所谓见法性,此时心不随识而随智转,称为见智相。八个识知境都有这两种相。

六识以六尘(本是识相)为外境,六识所见外境称为识境,此时(染污)意随六识而执我。若无六识时,(清净)意的境只有藏识,只见智与境是一心法界,见唯是一心的境称为智境,如此智境唯是一心光明。若意也灭了,则入灭尽定,此时无心也无境;心可进不同境,所见到诸相则是由心生,比如同境里因业力不同所见相也不同。那么,在识境里,凡夫只见识相而圣者则见智相,在智境里只有智相。凡夫堕入识境,罗汉断烦恼障证智相,入涅盘是舍识境入智境。菩萨未断烦恼先证智相,出入识境修六度,无法安住智境,八地菩萨已断烦恼障才能真正安住智境,为破所知障而入诸佛识境与众生识境。诸佛则见智境与识境唯是智相,其识境是重重无尽报化身境界,其智境是广大光明法身境界。

接着略谈迷与悟。心迷何物?意识迷于六识所知识相,意识执取识相而认为是内心见到外境——识境,并在识境里造作三界六道种种因果,一般人更进一步认为识境里的因果是真实的。甚至在梦中也认为梦境是真实的外境,在梦醒后方知是幻梦,依然认为所梦之境不是心本身。其实,识相的本性并无内心与外境的差别,识相里的识心与识境的本质都是识,只是六识心迷识相,妄见识相是心外之境,造成意识不但不知识相,还迷六识心是我、六识境非我。意识执取识境而生种种烦恼,所以意识的迷惑称为烦恼障,意执取藏识而迷惑于所知境界,所以意的迷惑称为所知障。

心不迷何物?当意识分别六识但不迷识相,此时意识觉悟识境唯识相幻变。当无六识时识境已灭,意觉醒而根本智现前唯见智境,此时意觉悟智境唯是一心无生;意若不知智境是藏识所显,则堕真如智境而成罗汉与菩萨,若舍无生相则有机会舍藏识而成佛。因此,依意识和意在两种境界,觉悟可分为四类:即在识境里的觉悟,有意识觉悟识相和意觉悟智相;以及在智境里的觉悟,有意觉悟智相和意舍藏识的觉悟。

第一类:是意识在识境里觉知识相。意识依佛法观察识境,正知心境流转的本质是诸识缘起性空,不妄分别识相有自性,不再分别心境实有而心无所住。《摄论》称此智慧为喜足无分别智,此时虽然于识境不生“有见”的妄念思维,但未离“空见”之戏论。

第二类:是意在识境里觉悟智相。当意识观识相生起喜足无分别智后,不再执取识境的流转与寂灭,进一步意觉悟诸识识性是真如不动的空心,明白诸识识境同是一心光明无二显现,称为觉悟智相。此(识境)本是一心光明本具觉性,就是心性本觉的实相。此智慧在《摄论》称为无戏论无分别智,此时意直觉凡圣心境同是一心无二法界显现,不再唯识幻现所生有无生灭等戏论。菩萨修到第八地证入智境后,回到识境时其意才开始现起此智,禅师则超越八地直接觉悟此智。

第三类:是意在智境里觉悟智相。当六识全灭时,意(六识灭时意不称第七识)觉悟唯是一心之智相,心境无二即无生智境。此时清净意的智慧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前面第二类是清净意在生灭的识境里觉悟智相,第三类是清净意在不生不灭的寂灭智境里觉悟智相。智境唯是一心光明,阿罗汉认为智境是涅盘无生,并确认此智才是绝对无生智。阿罗汉证智境无生后回到识境,意识不再迷惑无常识境,称为无颠倒无分别智。八地菩萨也证入智境,并且觉悟智境与识境同是一心法界,不取智境为涅盘也不执识境为生死,于是修意生身自在幻化而出入凡圣境界。至于禅师的觉悟,不少只是属于第二类,觉悟第三类的禅师就能自在神通变化。

第四类:是意在智境里舍藏识的觉悟。即佛的圆满觉悟——意突破对藏识的无知而证得一切智智,见藏识本是一心大乐示现,意转为平等性智,《佛地经论》说:“平等性智者:谓观自他一切平等,大慈、大悲、恒共相应,常无间断。建立佛地无住涅盘,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种种影像。”其意识转为妙观察智而于识境应用无碍。此时藏识不再被意染污,其智慧称为大圆镜智,此智唯佛独证。

那么,禅师的修持是一开始其智慧就认为智境与识境同是一心所显,然后于识境中直接觉悟识相与智相无二——离一切相唯是一心,这类禅师的觉悟属于第二类,只能说是了生死不可得,即对自心“狐疑净尽”,不能说见性成佛。而后入智境,最后达到“忘绝境界”不再计较死后是否离幻化识境,也不在乎成不成佛,这类禅师的觉悟类似第四类——见性成佛,《楞伽经》称此觉悟为智慧佛。觉悟前一类的禅师多不可计数,在元朝以后,后一类的禅师凤毛麟角。

修道人都是在六识的梦幻中梦闻佛法,梦幻的我寻求梦幻的觉——梦作佛(觉者见无佛可得)。所以你是在六识的幻梦中见到此文,文中所言之理亦如是。梦幻六识来源于自心的显现,菩萨修心就是修梦幻六识。然而,对自心而言,心的显现不用修,心性本来具足自显自知的能力。即自心因觉知而显相、因显相而知自心。换句话说,人人自心本具智慧。道不可修——本具智慧,只是明了自心本具觉性,明了当下一切本是智慧显现(此本具智慧不是闻思得到的知识和推理)。显现本无迷悟,只是意识虚妄分别而以为有迷悟差别。当意识从梦幻中觉醒时,就会见迷时本非迷。因此,《信心铭之道》本在心中,人人本具,以此信心(信自己心性与众生及佛同是一心显现)为出发点,修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的平常心,才是真正入此道中。

信心铭之道 - 自序
目录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扫一扫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

不知道如何扫描?

×

正在处理。。。